IC卡作为电话卡、消费卡和入门卡民经得到广泛应用。目前大部分IC卡还是裸露金属触点的接触式IC卡,在不久的将来,非接触IC卡必然会占据主流地位。污染、静电、折痕以及多次使用造成的触点磨损都有可能使接触式IC卡失灵,非接触式IC卡就没有这些问题。
卡样
方便性
非接触式IC卡在使用时不需要插入读写器,只要在读写器前放一下或晃一晃就可以了。常规的非接触IC卡是无电源的,那么它是用什么能量把卡上的数据发往读写器的呢?读写器是有电源的,由此可以形成电流,通过线圈发射电磁波,在一定距离内IC卡会接收到电磁波,卡内的线圈就会产生电流,卡上的芯片使用这些电流将数据仍以电磁波为载体发回读写器。因此,能量从读写器流到IC卡,数据的流动则可以是双向的。IC卡的方便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多功能上,所谓“一卡通”就是这个意思。一个工人用IC卡在停车场停车,进工厂的大门,经过车间门口做考勤记录,并在餐厅购买午餐和咖啡。为了减少麻烦,停车场的读写器可能只要求IC卡在100cm的距离以内使用,门禁和考勤的读写器的设定距离一般是30cm左右,消费读写器的距离要求设在10cm以下,这些读写器无论是设计上还是功能上都有差异。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多种读写器是否能够兼容同一张IC卡。美国MOTOROLA集团旗下INDALA公司的非接触IC卡很好地解决了兼容性问题。该公司和美国HID公司几乎占领了世界感应式IC卡(ID卡)的90%的市场。
安全性
非接触IC卡技术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多种方法,以便适应各类门禁系统对安全性的不同要求。简单快捷的门禁只需检查持卡者的IC卡编号是否符合要求。比如工厂有两个车间,每个车间的门吕设一个读写器(正式名称需核实),第一个车间的读写器检查到持卡人IC卡为合法卡就放行,而它在非授权时就无权进入第二个车间。这样,工人进车间时,不必把IC卡从口袋里掏出来,读写器检测到一定距离(如10-70cm以内)的IC卡,就能做出是否放行的判断。这种门禁系统适合于人流量大、需要快速处理的场合。如果对安全性要求高一些,那么上面的方法就不行了,因为仅仅识别卡号意味着有合适的卡就可以进门,无论这张卡是不是偷来的。较重要的部门可以采用IC卡号与密吗相结合的门禁系统,这种门禁系统的IC卡读写器上有一个类似电话键盘的数字键盘。持有正确的卡并且输入的密码才能进门。这种方法比上一种保险一些,但卡有可能遗失,密码也可能泄露,所以并不是万无一失的。更复杂的检查是卡号加生物识别,或者再加上密码识别。生物识别包括指纹识别和面容识别等,早已是成熟的技术了,但应用尚未普及与稳定。要进入核心机构的门,可能需要把卡放在读写器上,用数字键盘输入密码,然后把左右手食指放在读写器的水孔里,同时接受上面一个摄像头的拍摄。验证持卡人的指纹和面容是否匹配,有两种操作方式:一种是读取与IC 卡读写器相连的服务器中数据库;另一种是将指纹和面容的数据存在IC卡中,检验是读写器先将卡中数据读入内存,再与指纹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来的数据相比对。
|